新闻中心

搜索:

创新引领变革! 中国健康产业创变领导力峰会暨中国健康产业领导力联盟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28
  

   在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下,中国健康产业备受瞩目,国家赋予了更高的责任,民众投注了更高的期待,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行业最为关心的命题,治疗方案的创新、医疗服务的创新、商业渠道的创新,医药行业各个业务板块都以创新拉动企业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也在日益提高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医保谈判与集采的不断成熟也需要企业快速适应中国市场的变革。

  在这样一个“创变”之年,2022年6月30日,由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产品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等单位支持指导,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发起,、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健康产业创变领导力峰会暨中国健康产业领导力联盟启动仪式”于线上成功举行。

  与此同时,本次峰会期间,以“创新赋能罕见病治疗可及论坛”为主题的分论坛同期成功举行,该分论坛以“支付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药物创新”+“患者角色创新”为视角,促进罕见病患者、患者组织与政府、医生、医院、科研、政策研究、企业、媒体等相关方的交流,推动罕见病问题的解决。此外,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还在峰会上宣布 “创变 · 中国健康产业领导力联盟” 成立,该联盟依托南财集团及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的积累和深耕,是首个聚焦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导力提升的创新联盟,该联盟更是聚集了一群“创新典范”企业。

  作为中国大健康行业的记录者、观察者、分析者和建言者,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将以联盟为着力之一,不断与监管机构、学界专家、行业企业携手,共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创新引领变革,全方面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近年来,中国医改新政频出,创新药审批加速,大量新药特药上市,填补临床空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加速了新药的市场准入,同时也带来不小的价格压力。药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新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过专利品种带量采购常态化亦成为外资药企面临的挑战。药企、互联网平台、创新支付方积极合作,探索销售新模式。新药如何快速入院、上量,过专利品种如何在院外市场重获新生,延续品牌生命力,正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命题。

  南财控股总经理、总裁虞伟在致辞中表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健康产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所在。然而,中国健康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头部企业拉动,更需要行业协力同行。为了抱团应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把握前所未发的战略发展机遇,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将牵头组建国内首个聚焦中国健康产业领导力提升的创新联盟。将汇集监管单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和资本机构四方创新力量,旨在为中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发展新动能,共同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际上,在健康产业高速发展之际,以中国特有的人种及疾病未满足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的新药研发,正成为中国药物研发的新趋势。以肿瘤为例,2020年中美肿瘤新发患者人数分别为457万和228万,中国新发患者人数为美国的两倍。在临床需求的刺激下也催生出不少In China for China的临床痛点,及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临床肿瘤学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内科专家徐兵河在题为《创新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肿瘤学科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改善和延长这个肿瘤患者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创新抗肿瘤药的不断问世,也改变了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在国际肿瘤学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临床医生,期待产学研医加强融合,推动更多创新药上市,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健康中国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冰在《创新社会工作 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之际,健康中国行动的意义更具有意义。想要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就需要发挥社区的价值,使得更多的健康行动得以在社区中实践进行,社会工作也应该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的应有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创变找到抓手,真正助力健康中国协作发展。”

  在满足国人健康需求的基础上,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及加速创新药审评审批政策的出台,以及行业内人才流动,国内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也成为当下主旋律。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刘国恩在题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药物创新》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尽管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从2007年到2015年来看都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以成功获得专利作为回报来看,呈现是逐年下降的趋势,如此也说明,容易摘到的科研果子越来越少,药物‘创新’的骨头越来越硬。所以,在社会经济创新科研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多方的创新力,助力中国创新动力得到长期更好的促进。”

  创新政策探索,推动药物可及成“健康中国”关键

  无论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动,还是我国集采、医保谈判等医改政策推进速度及强度不断超出预期,其背后核心逻辑是鼓励创新,提高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优化医保支出。医保控费常态化趋势已定,商业保险前景仍不甚明朗,中国处方药医保支出“腾笼换鸟”蓄势待发。

  与全球医药市场相比,中国医药市场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根据IQVIA数据,以生物药为例,过去十年,全球生物药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两位数,相较小分子药物,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虽然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在2019年首次突破千亿人民币,但2020年总体市场占比仅14%,远低于发达国家20%-40%的水平。现在的中国与10年前全球水平接近,预计未来10年中国的药品市场将呈现类似的格局及发展轨迹。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就“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这一话题分享时表示:“中国医药行业在‘十四五’期间亟需培育新的增长动能。这也是由于,面向国内大循环,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用药结构升级,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创新药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此外,面向国际大循环,需要强化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维持原料药出口基本盘的稳定,并丰富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出口结构升级。”

  一方面,高价值的创新肿瘤药物为患者延长生命、改善生存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高昂的药价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为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障碍;治疗中的支付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制约人民整体健康水平提升、制约整体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在谈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 让患者用上优价好药”这一议题时,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史录文表示:“这几年,在临床上会从多维度的评价创新药物的临床价值,旨在更好地满足创新药品在临床上得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特别是在儿童药、罕见病等领域,更是会予以大力的政策支持,例如在儿童用药方面,保障供应制度的建设、用药规范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等,都推进儿童用药的健康发展,使得创新药可以快速地在临床上满足应用。”

  在中国医药产业创新之路上,来自政府、企业、资本市场的资金都在持续投入创新药的研发。资金将更多的向已证明自身研发、注册及商业化实力的企业聚拢,马太效应将加大。而作为创新的主力军,从企业端来看,未来政府医保控费将常态化,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龙头药企将充分利用现有产品稳定现金流及销售平台,快速实现Me-better产品商业化变现,稳中前行,逐步向创新药转型。而研发导向型企业随着研发效率和实力的提升,将会持续投入First-in-Class产品的研发,积极参与本土及国际市场的角逐。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李燕在题为《行业“内卷”下的中国医药创新之路》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医药创新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层次挑战,其中,靶点、适应症同质化是产业的‘顽疾’和‘沉疴’之一。而中国创新药想要从‘内卷’中走出来,需要继续保持乐观的心态、扎实的行动,积极看待中国医药产业的明天,同时要以‘思变’的态度,痛定思痛、‘创变’谋发展。此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才能走稳医药产业的创新之路。”

  作为跨国药企的代表,RDPAC执行主席、辉瑞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就“跨国药企助力中国创新”这一议题分享时表示:“辉瑞深耕中国医药行业30余年,自在中国成立之初就引进并上市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乳腺癌化疗基石药物和白血病标准治疗药物,目前在国内已经上市多款抗肿瘤药物,已惠及万千国内患者,辉瑞已经成为中国肿瘤诊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突破创新,是辉瑞始终如一的中国承诺,辉瑞也将继续与政府、企业、群体等机构一起相互协作,助力改善中国的癌症防控体系,造福更多中国人民,携手共创,健康中国。”